以华人下南洋为题材的中国大陆剧《狮城山海》(简称《狮城》)星期三(4月30日)于央视八套首播,腾讯视频同步上线。该剧聚集了中、新、港、台演员巍子、杨旭文、王梓薇、岳丽娜、吴启华、吴岱融、许绍雄、郑斌辉等,由新加坡编剧何启安与担任监制的郭靖宇执笔。

 

何启安过去担任创作的新加坡影视作品,包括电影《孩子不坏》《孩子·树》、电视剧《入侵者》《心迷》《行医》等,资历约30年的他目前任职于长信传媒。《狮城》是何启安担任编剧的第一部中国剧,也是他担任编剧多年来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。《狮城》共48集,单集20分钟左右,是首部投资过1亿人民币(约1794万新元)、由央视联合播出的第一部微短剧立项作品。

 

何启安接受《联合早报》访问时说,创作《狮城》的灵感源自于19世纪末、20世纪初一批下南洋的过番客,团队在做资料搜集时发现,新加坡的历史档案中有不少关于从大陆下南洋的华工移民奋斗史,他们离乡背井过来当苦力,当时的南洋聚集其他不同种族、殖民时代的英国官员,大家语言不通,有时工作上会遇到一些问题,因此自助成立一个组织,“当时的帮(派),是‘帮扶’的‘帮’,有了组织后可以彼此互相依靠。我们觉得这是很好的题材,所以想拍成戏。”

 

何启安指出,过去创作剧本大概花三至六个月时间,而《狮城》从创作到打磨用了约两年时间,是他入行以来用最多时间创作的剧本。他指出,除了创作时间成本,制作成本也相对比较充裕,这跟他以往创作本地剧时有很大的不同,“过去需要考虑成本问题,所以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剧本写出来。可是在这里(长信),我们为了提升质量,花了很多时间打磨剧本、反复修改,包括收集素材和塑造人物也比平时花更多时间,剧本也有好几个不同版本。”

 

新加坡编剧何启安(左二)担任《狮城山海》的编剧之一,图为剧集2024年3月在柔佛新山的依斯干达马来西亚影城开机,主要演员包括大陆演员巍子(左起)、杨旭文和王梓薇。(档案照)

双剑合璧“各取所长”

 

郭靖宇接受早报时以语音作答,他说,《狮城》最早是与编剧何启安、巫培双两位长信同事一起聊南洋题材时聊到的故事,由巫培双担任文学编辑,再由何启安主笔,故事的基本框架、人物设定先由何启安创作,“我做的实际上就是让何启安创作好的剧本,更像今天大陆市场能接受的网剧方向进行了一些改编。”

 

郭靖宇形容,此次跟何启安的双剑合璧为“各取所长”,何启安助他在新加坡历史的洪流中挖掘《狮城》的故事,给了他一部原汁原味、南洋风格的作品,郭靖宇也助何启安的创作成功落地中国、完成一部投资过亿人民币(约1794万新元)的剧集。

 

他也指出,何启安的创作肯定是原汁原味的,若观众观剧看到有哪些地方“不南洋”,那有可能是改编时为了适应市场而造成的“瑕疵”,盼新加坡的观众能够理解,“中国太大,地大物博,北方很多观众对南洋的生活欠缺理解。我们尽量去找华人故事中大家能理解的一些共性,加在这个戏中。

 

从新版《小娘惹》、《南洋女儿情》到《天涯小娘惹》

 

实际上,长信传媒与新加坡编剧打造的中国影视作品,包括洪荣狄的新版《小娘惹》、巫培双《天涯小娘惹》等。郭靖宇说,洪荣狄是他特别尊敬的前辈,洪荣狄创作的新版《小娘惹》、担任故事人的2023年《南洋女儿情》为长信传媒开拓与开创了南洋题材;2020年新版《小娘惹》 在央视八套播出时连续霸榜,大结局收视率破2%。

 

至于巫培双担任编剧的2024年短视频剧《天涯小娘惹》,将中国和新加坡的文化结合一起,获得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、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,播出之后也在中国荣获多奖,包括登“抖音短剧2024年度精品榜”。

 

郭靖宇导演(上图)合作的新加坡编剧包括洪荣狄(下图左起)和巫培双。(档案照)

郭靖宇告诉早报:“我合作过的新加坡编剧,第一是好合作好沟通,大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不遗余力,把自己了解的新加坡历史尽所能地戏剧化,让我学习了很多,也让我看到新加坡的编剧在能力上是非常强的,他们的优势很明显。”

 

郭靖宇指出,中国影视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,一个剧本写完之后,不是请电视台一看就可以播了,间中须经过制片人、平台领导层等繁杂与反复的评估,过程中或会对原来的剧本提出不少修改意见。

 

未来新加坡的编剧若要走入中国市场,需逐渐适应中国影视行业的“卷”(竞争激烈),“说句实话,中国的编剧挺‘卷’的!很多故事既要求写的有新意,情节方面华人观众也要能看得懂,但新加坡编剧的特点(对南洋题材的掌握)是不能取代的。”他认为,中国编剧和新加坡编剧各有特色,没有什么优劣势的区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