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郭靖宇:《灵摆》《唐诡》会有联动,微短剧给创作者带来春天
郭靖宇:《灵摆》《唐诡》会有联动,微短剧给创作者带来春天 腾讯娱乐 与郭靖宇的会面在一个工作日午后,大众视野里他拥有很多“斜杠”:监制、编剧、导演、文化出海的践行者,如今又添上短视频创作者的身份。从早年以《铁梨花》、《打狗棍》、《红娘子》《勇敢的心》等年代剧奠定“传奇剧王”的地位,再到如今大火的《唐朝诡事录》系列、《灵魂摆渡》系列等。“高中肄业”的他,通过这些作品构建起自己独特的IP宇宙。在郭靖宇心里始终有着一个念想,我要写一部能影响世界,能写一辈子的IP作品。 从电视台传奇剧的创作逻辑,到网络大电影的市场规律,再到长视频与互动短剧的特质差异,他条分缕析,既有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,也有对年轻人的恳切建议。谈及如何带新人时,他说,不过是“师父带徒弟”的老理儿,就像学手艺,得手把手的教。那些看似复杂的创作方法论,内核往往是最朴素的道理。 回溯初心,郭靖宇总会想起在承德话剧团的那段日子。彼时的他还是个杂工,总在舞台大幕投下的阴影里忙碌。凭着对艺术创作一股执拗,他写下四十万字的《成吉思汗》剧本,正如他后来所说的,我就是在“黑暗”里搞艺术创作的。 但这份浸透着心血的处女作剧本,最终竟被看门的魏大爷当作引火之物用了。郭靖宇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觉得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: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方向,踏踏实实地找点正事去做。 后来,郭靖宇凭借努力进入到中央电视台《饮马流花河》剧组担任场记,又从场记逐步做到导演助理、副导演,直至执行导演。他坦言,“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天赋,家里兄弟四人,我是最笨的,过年打麻将,我都是牌搭子。但正是自己的这份勤奋与戏剧化的思考能力,最终催生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。当年,他但凡创作一部年代传奇剧,便总能成为某家电视台年度最受瞩目的大戏。 或许每个行业都是如此,最初的梦想往往诞生于不起眼的角落,那些在“黑暗”中坚持的微光,终会慢慢照亮属于自己的路,甚至成就一番事业。 以下是《幕后操盘手》对话郭靖宇的访谈实录: 01 高中肄业 从场记开始圆梦 Q:早年艺术道路的经历有哪些? 郭靖宇:那时候我们承德话剧团的舞台比较简陋,棚顶上都是用竹子编成的栏杆,我就在上面负责手动地向下吊景、撒花等。舞台是最亮的地方,我就在最黑暗的地方参与着艺术创作。我其实进承德话艺团属于个人选择,家里面是不同意的。我记得通知书中写得很清楚,河北省内承认中专,也就是离开河北省,我其实就是高中肄业。所以我父母不是很同意。我记得我爸爸很民主地找我聊天。说靖宇,你必须想好你是否可以用一生的努力为你今天的选择负责。少年都特别叛逆,肯定会挺起腰杆,说没问题。 我父母对我最大的爱就是他们都当真了,他们认为孩子选择了艺术道路,他一定会走下去。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,我其实特别想重新再选一次,但是没机会了,因为父母都不在了,已经承诺过答应过他们的事,我就只能一路继续向前。 那个年代没有电脑,我大概20岁到21岁之间,写了40万字的《成吉思汗》的剧本,寄给了一个熟悉的省里的电影机构。又过了两三年,我的一位同学看见(剧本)被看门的魏大爷引火用了。我那位同学特别生气,就要跟魏大爷吵架,我一把拉住他说,别别,魏大爷是在帮我了断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,让我必须踏踏实实地找点正事做。 我先学的场记,是中央电视台《饮马流花河》剧组的第二场记,而且我在这个剧组里从第二场记做到导演助理,再到副导演,然后做成执行导演。 腾讯娱乐《幕后操盘手》栏目 Q:觉得自己有天赋么? 郭靖宇:我从来不觉得我有天赋,我们家有兄弟四个,我是最笨的。我们四个人,那时候过年在家里打乒乓球,他们不带我。双打,都不愿意跟我一伙。打麻将我肯定是最差的,算牌搭子。下象棋,就更没我的事了。应该说天分这俩个字和我没有任何关系。(我自己)一是还算挺勤快的,还有就是我有戏剧化的思考。